2018 年 02 月 23 日 274 三星極可能有進軍人工智能(AI)機器人的企圖,預料三星可能先從工業機器人切入,再逐步拓展至家用機器人市場。 BusinessKorea報導,根據產業消息,三星早在去年底就已經完成機器人手臂的開發工作,代號為「Saram」,並已註冊商標,企圖不言可喻。 Saram是擁有AI的類人形手臂,主要用途為在工廠協助搬抬重物,不過未來視技術發展
2017 年 12 月 22 日 363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8年,有可能會發生哪些科技大事?全球知名的創新設計與品牌顧問公司Frog Design(青蛙設計)近日公布了他們對於2018年的12大科技趨勢預測,歸結其中的核心仍是以3大熱門關鍵字為主: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1.演算法無所不在 演算法影響了我們如何以及取得哪些資訊。但未來,更多生活領域也將受到演算法的影響,
2017 年 05 月 25 日 667 近年來,家用服務機器人在全球興起,其中尤以掃地機器人最為常見。然而發展數年之後,家用服務機器人還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 在5月16日的中國機器人峰會現場,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在談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的時代何時到來」時,將原因首先歸結為技術支撐。「機器人進入家庭,需要具備一定的作業能力,然而目前家庭服務機器人的技術支撐較為欠缺。」曲道奎說。
2017 年 03 月 08 日 3086 「工業機器人」是產業自動化的重要指標設備,早在西元1980年代(約民國79年代),就已有「工業機器人」運用於汽車製造業等產業(維基百科),在當今勞動力成本不斷飆升和機器人製造門檻日趨下降,「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已愈來愈受到關注。 資料來源:STOCKFEEL &n
2017 年 01 月 09 日 723 「愛因斯坦教授」(Professor Einstein)轉動著眼睛,伸了伸舌頭,給相對論1個簡單的解釋,加上那逼真且有彈性的「肌膚」和濃密的鬍鬚,幾乎讓你忘了他是個機器人。 今年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大展(CES),最搶眼的,恐怕就是這些可作為伴侶、教育者,甚至保母的機器人。 法新社報導,機器人智識能幾年不斷提升,加上科技與人工智慧的
2017 年 01 月 09 日 683 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和物聯網的興起,電子商務、智能製造對傳統的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技術革命,全社會將創新焦點轉向這些突變式創新,往往容易忽視漸進式創新的重要性。實踐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漸進式創新是基礎,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漸進式創新與突變式創新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馬淑萍文章表示,漸進式創
2016 年 11 月 25 日 1088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李開復日前至臺北科技大學演講《中國互聯網的創新與趨勢》,李開復指出從行動上網、雲端運算、大數據與社群網路的飛快進展,已深入到各企業與個人中。 李開復分析中國創投市場趨向於理性,以 2015 年投資增長為例,AI 人工智能得到 76% 增長,AR/VR 則以 788% 幅度大幅躍進。因此,創新工場創
2016 年 11 月 25 日 1089 前谷歌(Google)全球副總裁、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今日於台北科技大學舉行演講,闡述物聯網創新趨勢。李開復笑言,等到無人車與共享經濟時代來臨時,根本無須買車,而屆時汽車不須要有方向盤,乘客可以很悠哉地喝著咖啡移動;預期無人車、自動駕駛將是車聯網的下一重要階段。 李開復看好汽車領域將是驅動人工智慧最重要市場,主要因全球汽車產值大加上自動駕駛
2016 年 11 月 25 日 959 中國的社會結構正在被推倒重建,以互聯網+、工業4.0為代表的技術革新,使傳統企業的運作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嶄新的生產力。所以很多傳統企業步履維艱、日薄西山。 這些公司主要包括以下五種: 1、服務型公司 凡是依靠員工的技能服務於客戶,並以此獲取佣金的公司都可以稱為服務公司。比如廣告公司、諮詢公司、設計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計程
2016 年 11 月 25 日 939 專訪新松總裁曲道奎:機器人如何布局未來-文章導讀: 新松總裁曲道奎近日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他表示,當下全球機器人發展正處在洗牌的轉折點上,中國的機器人企業具備趕超國外企業的機會。「任何技術都是從萌芽到成長到成熟最後到衰退,但是機器人的周期終點還不得而知,在這樣的節點下,主動走出去擁抱外面的市場才能實現共享和共贏。」 《中國經濟周刊》
2016 年 11 月 25 日 885 光是二○一三年,谷歌就收購了八家機器人製造公司。當中一家是日本企業,其他七家公司是美國公司。其中日籍的SCHAFT,已開發出可代替人類在核爆災區等災害現場救難的機器人;美籍的軍用機器人開發公司波士頓動力,近年來也發表了不少外型像狗、獵豹的四足機器人。這些被暱稱為Big Dog的大型狗機器人(事實上看起來像一頭牛),可背負重物,在地形險惡、需要爬山涉水的
2016 年 11 月 25 日 1004 [我國涉及機器人生產及集成應用的企業800餘家,其中200多家是機器人本體製造企業。但大部分企業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 幾天前的上海工博會現場,5萬平方米的龐大機器人展區內人頭攢動。227家企業組成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核心零部件和服務機器人等全新陣容,使這場博覽會別開生面。嘈雜的人群中,你時不時會發現「中國製造」的機器人身影。白駒過隙
2016 年 11 月 25 日 848 來源:中國日報中文網-2016/11月16日下午,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佈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特斯拉、阿里巴巴、IBM、百度、華為等公司的15項領先科技成果獲准在大會上發佈。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以來,首次向社會發佈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據介紹,超級計算、創新製造、和諧生態、安全手機、5G原型等15項世界互聯網創新領先科技成果件件與
2016 年 11 月 25 日 909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開始行動了,他已告訴蘋果執行長庫克,將提供誘因包括稅負優惠和減少管制,催促蘋果返回美國生產。川普的「美國優先」原則舉世矚目,注視著川普如何施展魔力,翻轉美國製造業。 這絕不是狂人的夢囈,破壞性科技創新當道,正引領美國製造業強勢復興。相形之下,台灣製造業保持淡定,產值成長動能有衰弱跡象而令人憂心,台灣製造業急需來一場破壞性大變革
2016 年 06 月 23 日 987 蔡英文總統在端午節與內閣成員小敘,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經濟部長李世光等報告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綠能科技、物聯網、智慧機械、國防科技、生技醫藥)進度。隨後,閣揆林全下令五大創新研發計畫最短時間內起草完成,不能紙上談兵。但是,產業要快速發展,必須先建立基礎建設,基礎建設就像高速公路一樣,能穩健地推動未來不同的變化,而這項基礎建設,對台灣而言,我認為是工業互聯
2016 年 05 月 10 日 814 除了一個售價1500美元的公測版設備,谷歌眼鏡並沒有正式上市。但這種功能強大的頭戴式設備為未來的可穿戴技術發展指明了方向。谷歌眼鏡的理念對產品開發者提供出了更多的產品設想和挑戰。 根據網易數碼報導,谷歌眼鏡為用戶偷錄影片提供很大的便利,這將會導致餐廳、酒吧和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將禁止帶其入內。同時,谷歌眼鏡因其潛在的隱私隱患,使得早期的使用者得到了
2016 年 04 月 26 日 1165 機器人大軍來了!這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不只英美預測未來20年內會有近5成勞力由機器人取代,日本雖然也藉由人工智慧或機器人來用解決少子化的人力不足問題,但日本調研機構野村總合研究,也在2015年12月公布最新調查結果,人工智慧將在未來10到20年取代日本49%勞動人口,到時候人們不得不面臨失業窘境,而鏡頭轉到美國加洲,這回消失的國界和今周刊合作,帶您
2016 年 04 月 26 日 876 漢諾威工業展將在4月25日登場,除了是全球最大工業展,更是德國展現「工業4.0」成果的舞台。預計今年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將會是展出的重點之一。 《成人世界》電影片段:「人工智慧的問題在於它們無法預測,會思考的機器人會讓人類滅亡。」科幻電影真實刻劃,人工智慧一旦失控,帶給人類的恐懼卻非空穴來風。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我們對人工智慧仍應心存
2016 年 04 月 26 日 811 今夜叫Room Service「不求人」,當房間電話響起,機器人服務生「外送」全新體驗,就在加州的連鎖飯店裡,特別畫上領結和領帶、擬人外型很紳士。透過WIFI,Botlr可以自己搭電梯,當然也可以辨視方向,在碰到叉路時決定該往右還是往左走,穿梭複雜的飯店通道,直到抵達需要協助的房間門口。開門瞬間,Botlr同時開蓋秀出房客訂購的room service
2016 年 04 月 26 日 1455 電腦程式AlphaGo今年3月擊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工智慧系統的大躍進讓眾人讚嘆不已,但隨著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機器人也正開始取代你我的工作機會,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指出,短短10年內,恐將有50%白領階級會失業,除了金融行業外,另外像是醫師、律師以及教師都將首當其衝,以上這4種行業,預估有一半的人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李開復接受《天下雜誌》
2016 年 04 月 25 日 1042 對代理商而言,必須與時俱進,才能了解市場脈動,並提供客戶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有鑑於全球廣告市場的變化愈來愈快,廣告代理商智威湯遜(J. Walter Thompson)在4月18日下午,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以「未來趨勢與變化:100件影響2016年的事」為題,發表年度的趨勢報告。 The F
2016 年 04 月 22 日 4972 面對紅色供應鏈(五) 從「工業4.0」中國專利地圖之佈局趨勢解析(上) 一、前言 為因應中國對岸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各產業鏈除要掌握核心競爭力持續深化與強化之外,另外商場如戰場,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近代
2016 年 04 月 13 日 912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在今年度的F8開發者大會中,公開了Facebook未來十年的戰略規劃。Facebook目前在全世界共有15.9億用戶,旗下的Messenger、WhatsApp以及Instagram用戶量也分別突破9億、10億以及4億大關,因此這些平台未來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數量龐大的用戶。 在F8開發者大
2016 年 04 月 13 日 763 22年前,全球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以《失控》一書,發布他對科技的預言,如今,許多已然在真實世界實現。22年後,凱文.凱利再度發表新書《必然》,他的預言又將指向何處?2016年3月,《今周刊》來到美國舊金山,親眼見證他所預言的未來新時代,正開始建構。 趨勢1機器人》餐點直送房間,旅館、醫院好幫手 趨勢2雲端服務》餐
2016 年 04 月 13 日 685 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人形機器人Pepper團隊的前領導人林要,離開公司後自行成立GROOVE X公司,並計劃在2019年推出革命性的新機器人。 日經新聞報導,被稱為「Pepper之父」的林要不斷跳脫傳統框架,嘗試打造獨一無二的機器人,他的目標不僅是推出能代替人類工作的傳統機器人,而是企圖創造「能觸動人心的機器人」。 林要在新
2016 年 04 月 13 日 769 微軟BUILD 2016開發者大會釋出系列新訊息,包括將持續加碼機器人相關人工智能(AI)投資,推出機器人開發系列框架工具,目標是加速全球開發智慧聊天機器人與普及語音助理服務,同時看好將是物聯網下一個五年發展的關鍵應用。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強調,未來的世界不是人與機器對抗,而是人與機器共存,微軟將把人類溝通元素廣泛應
2016 年 04 月 11 日 704 據報導,中國大陸廣東省當局預計,在大陸「十三五」的頭3年,廣東機器人產業將會出現爆發式成長。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南方日報日前舉辦座談會,主題是機器人對廣東經濟發展及轉型升級的影響。 南方都市報今天在報導中表示,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李魯雲在會上發表報告,作了以上預測。 報告並建議分步實施「機器代人」,沿著從機器代人工、自動換機
2015 年 12 月 16 日 1249 愛立信今(15)日公布2016消費者十大趨勢,今年的報告顯示,消費者認為人工智慧(AI)很快將扮演人機互動間的重要角色,無需再透過智慧型手機螢幕進行指令,調查中,約有半數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認為,在未來五年內智慧型手機將不再是最熱門的人機介面。 愛立信所公布的2016年及未來的十大趨勢包括: 1.網路改變生活方式: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現
2015 年 12 月 01 日 908 由中國大陸主辦的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昨(23)日在北京舉行,這是大陸首次舉辦關於機器人的國際性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發來賀詞與批示。習近平強調,要將機器人納入國家創新重點領域;李克強也表示,大陸要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從習近平與李克強發給大會的賀詞與批示,足以證明當前的大陸政府,高度地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特別
2015 年 10 月 14 日 1234 對行動不便的長輩或臥病在床的民眾來說,出門旅行幾乎是個奢望。不過這樣的願望,如今可以透過穿戴式電子裝置來達成。日本推出的智慧型機器人能當作替身,民眾只要戴上護目鏡式電子裝置跟耳機,就能透過機器人接受現場的影像跟聲音,讓人身歷其境。有旅行業者也推出虛擬旅行體驗活動,相當逼真。 「在家如置身現場」機器人轉動揮手互動透過鏡頭
2015 年 10 月 12 日 1448 機器學習正鼓動全球科技大趨勢,語音辨識、智慧交談、影像辨識等應用,都可見機器學習萌芽茁壯。嗅覺靈敏如蘋果(Apple)等大廠,早已搶先卡位布局。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次領域,是邁向人工智慧的途徑之一。機器學習能讓電腦等運算裝置識別和分類各種從外界輸入的感知訊息,電
2015 年 09 月 29 日 1507 台灣機械產業面臨大陸紅色供應鏈威脅,經濟部預計周三(30日)向行政院長毛治國提出專案報告,預計從控制器國產化等四大面向,鞏固機械產業競爭優勢,同時配合生產力4.0,全面擴大競爭力。 經濟部日前向行政院提出「五大主力產業競爭優勢鞏固措施」第一場半導體產業的專案報告;緊接著行政院長毛治國預計30日聽取第二場「機械產業」的報告。 經濟部指出,
2015 年 09 月 17 日 1097 2015-09-14 08:38:00 經濟日報 戴辰 報導 :因應生產力4.0趨勢,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聯合永進機械、友嘉實業、百德機械及崴立機電等工具機四巨頭,日前宣布成立國內首座「切削顫振研究聯合實驗室」,透過「集眾智慧、共同學習、成果共享」的理念全力開發國產線上監控智慧軟體,預計每具機台效能
2015 年 05 月 02 日 1252 現代人雖然有眾多冷凍食品、微波食品、調理包,往往也都打著大廚代言的招牌,但大家心知肚明,這些調理包跟大廚親手現做的成品可是天差地別,真的要享受大師廚藝,還是得現場親炙,不幸的是,知名大廚就是只有那一位,總不可能全球各地都有「分身」……不過機器人新創事業莫雷機器人(Moley Robotics)卻想把這個不可能化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