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智財權布局 新創必修課

SOURCE: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 簡榮宗 2017-05-21
日前跟一群青創的朋友到深圳出差,考察當地的創業環境。剛好在有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場中,看到了「租借式的充電寶機器」(按:充電寶就是台灣所稱的移動電源)。
跟之前很火熱的共享自行車模式類似。「共享充電寶」一般情況下的使用流程也是透過「手機掃碼」、「註冊」、「交押金」以及「使用充電寶」等步驟。
目前共享充電寶模式分為「機櫃式租賃機器」和「桌面固定式」兩種。租賃機器方面,以來電科技、街電科技等公司為代表。租賃機固定,可帶走實體充電寶充電後歸還;另外還有以小電科技為代表的桌面固定充電寶,機端連線充電,但無法把它帶走。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充電寶現在又不貴,基本上人手一個,為什麼還需要移動的充電寶?但其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的耗電量極高,充電是一種「高頻的剛需」。然而傳統的充電寶除了攜帶不方便外、蓄電量也有限,所以「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填補了這個市場。
不過,共享充電寶也不是毫無缺點。不但服務的人數有限,受擺放位置的商家影響也大。再來,因為充電寶本身就屬於易燃物品,若本身質量不高,再加上頻繁被使用,也存在極大的安全性考量;另外就是數據安全性以及押金使用等問題。
不過,共享充電寶確實是屬於繼共享單車後VC「資本的風口」。繼小電科技宣布獲得金沙江創投、王剛領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投資後;街電科技近日也宣布由IDG資本、欣旺達領投的億元級人民幣A輪融資。另外,來電科技也不遑多讓,其近期也獲得由SIG和紅點創投領投的2,000萬美元A輪融資。
資本的投入,其實是為了築起「競爭的壁壘」。 小電科技的領投方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就曾表示「在他看來,今天移動互聯網創業風口非常短,快是核心,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沒戲了。」所以拿到投資的創業者,可以迅速短期內擴張,建立起「資本的壁壘」,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但除了拿到融資外,面臨對手的競爭,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遏止其迅速的擴張?答案是「知識產權的布局」。
前面提到的來電科技,已於今年3月底對競爭對手街電科技和湖南海翼電商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涉及的專利前後共計六項,目前此案件正在深圳法院審理中。
事實上,透過查詢系統搜尋後發現,來電科技共申請32項專利,大部分與移動電源自動租賃設備、移動電源的租借方法,系統及租借終端相關。可見該公司在創業初期,就很注重整個商業模式與流程的知識產權布局。
雖然前述專利侵權訴訟的結果還未出爐,但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充電寶的知識產權戰爭已經開始。
互聯網的創業,由於無國界且傳播速度快。因此許多創新一旦出現,必定就會有大量跟隨者出現,對於初創企業的傷害非常大。因此,如何做好知識產權布局,是創業者除了想辦法融資之外,也不得不重視的課題。
(作者是瀛睿兩岸暨創新顧問公司執行董事)
關鍵字:知識產權布局 商業競爭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