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國酒茅台」商標被駁 「國酒」之爭徹底消停?
SOURCE:北京新浪網 /21世紀經濟報導 21財經 APP 文靜 2018-08-14
「國酒茅台」商標被駁 「國酒」之爭徹底消停?如今,茅台集團就「國酒茅台」商標被駁回撤訴並致歉發佈聲明。
一個申請爭奪了10多年的「國酒茅台」商標,終於在申請人茅台集團主動撤銷行政訴訟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道歉的一紙公開聲明下,徹底畫上句號。
從8月13日至今,「國酒茅台」商標不再予以註冊一事持續引發熱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國酒」概念之風從白酒刮到葡萄酒行業,有意爭奪這一稱號的企業已選擇沉默。
茅台集團發佈聲明
8月13日晚上10點左右,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台集團)的企業網站和控股子公司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的微信公眾號「國酒茅台」發佈了同樣一條消息:關於申請撤回「國酒茅台」商標行政訴訟案件起訴的聲明。
5月25日,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行業及相關方意見,在深入細緻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對貴州茅台集團公司提出的「國酒茅台」商標註冊申請,複審決定「不予註冊」。
聲明中稱,對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複審決定,茅台集團充分尊重,也樂於接受。日前因內部工作銜接問題遞交了訴訟申請,該集團決定依法向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申請撤回,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及各相關方表示誠摯歉意。
聲明源於一則起訴。茅台集團在今年再次被駁回「國酒茅台」商標註冊申請后,於7月下旬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商評委,要求撤銷該商標不予註冊的複審決定並重新作出決定。除了起訴商評委,茅台集團還將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機構和企業列為第三人。
被駁回始末
事實上,為讓「國酒茅台」稱號名正言順,茅台集團10餘年來一直在積極爭取。
早在2001年茅台集團就開始提出「國酒茅台」商標申請,申請未過。10年後,2010年茅台集團再次在第33類商標提出要註冊「國酒茅台」商標,並於2012年6月26日獲得註冊申請初步審定。但2016年年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作出決定,對茅台集團商標及圖不予註冊。
商標局指出,被異議商標的申請註冊違反了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規定。申請註冊的「國酒茅台」商標及圖註冊」中的「國酒」一詞帶有「國內最好的酒」、「國家級酒」的評價性含義,若由被異議人永久性地獨佔使用,容易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商標局決定,「國酒茅台及圖註冊」商標不予註冊。
茅台集團不服這一決定,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評委」)提出複審申請。複審期間,茅台集團雖然沒有公開使用「國酒茅台」商標,但「國酒茅台」的廣告宣傳一直採用,並早在2012年,在貴州省仁懷市註冊登記了國酒茅台(貴州仁懷)營銷有限公司。至於「國酒茅台」能否作為廣告用於,以及「國」字型大小能否進入公司名稱,尚有法律空白,有待進一步司法解釋。
一邊是茅台集團的鍥而不捨,一邊是同行包括五糧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水井坊(600779.SH)、郎酒、捨得酒業(600702.SH)等企業均認為「國酒」商標不應被茅台註冊獨佔,提出異議書。
在13日發佈的這份聲明書中,茅台集團一反常態,就茅台品質與品牌被廣泛認同、企業影響力向國際市場延伸,向商評委和各兄弟企業、社會各方表示感謝。 茅台集團還稱,將繼續秉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與廣大兄弟企業和衷共濟、同心攜手,盡心儘力維護好白酒行業來之不易的競合發展生態,維護好數代茅台人鑄就的良好發展局面,努力推動白酒行業不斷向好。
國酒之爭蔓延
國酒之風很快從白酒企業之爭刮至葡萄酒行業。
今年,在「中國長城榮耀40年1978-2018·改革開放暨長城葡萄酒40周年暨長城新戰略發佈會」上,中糧酒業宣布,長城葡萄酒以中國長城、紅色國酒為品牌定位,要肩負起中國葡萄酒復興的引領者、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倡導者的行業使命,要成為中國葡萄酒的國家符號、國家名片、國家品牌。
對此,張裕葡萄酒企業提出異議。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從歷史悠久、銷售業績還是國產葡萄酒的市場份額,以及生產的葡萄酒在世界的影響力,中糧酒業以「國酒」自居不妥。中糧酒業則對外發聲,長城葡萄酒定位為葡萄酒里的國酒,更多是品牌定位,不僅以經營來衡量,考慮更多是該品牌對中國葡萄酒的代表性、對民族品牌和中國文化的代表性。
儘管兩家葡萄酒企業均未將「國酒」上升至註冊商標的階段,但藉助「國酒」品牌之力加身,促進銷售之意不言而喻。
如今,茅台集團就「國酒茅台」商標被駁回撤訴並致歉發佈聲明。行業資深諮詢人士、曾在多家白酒企業擔任職業經理人和創始人的肖竹青認為,撤訴代表茅台集團開始顧及行業骨幹企業的影響,以前曾為一己之利對整個白酒行業造成傷害,更重要的是中國酒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白酒強勢企業們強化敬畏意識,敬畏國家法律法規,敬畏行業規則,敬畏公眾利益。
更有觀察人士認為,酒業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劇,隨著威士忌、白蘭地及多國別的葡萄酒進一步湧入國內市場,在消費升級和理性回歸下,靠爭奪或炒作「國酒」概念來應對,並非長久之計,下足內功才是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