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2 月 14 日 44448 來源: digitimes 廖家宜 2018-12-13 台灣IBM觀察,未來智慧製造的核心架構將以平台模式展開,接下來由數位顛覆傳統的時代下,平台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會形成大型企業主導平台發展、負責建構出生態系,而中小企業則以自身優勢加值平台發展。不難看出,未來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將緊密維持協同合作的模式,並在平台中發展出專業分工的特色。 智慧製造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於生產效率的提升或降低生產成本,而是將透過數位價值重塑企業。因此在智慧製造技術的運用上,台灣IBM建議製造業者應透過整體營運策略的角度,從數位平台、生態系的建構或是更完整的商業模式切入,而非側重於技術革新,這樣的製造轉型便難以被外人所複製。 因此,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製造事業部副總經理方民傑觀察,未來智慧製造的核心架構將會以平台模式展開,而平台將帶來更多的數據資產,有數據就會有人工智慧(AI),隨著數據資產的不斷累積進而優化AI的準確性,未來業者對於未知的變動才能更迅速地掌握並思考對策。而此類的演進更是無法靠單一廠商的力量推動,因此當務之急便是在平台模式下建構生態系凝聚群聚力量。 然綜觀現況,不論是自行建置所需的平台或是使用外商現有的平台,其成本與資源都非常可觀,若非大企業,基本上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難以負擔的起。因此未來的發展形式將走向由大企業主導平台發展、負責建構出生態系,而如何透過本身專業領域的優勢與能力加值平台、將在平台中扮演何角色,則是未來中小企業值得思考的一大方向,這也讓中小企業能夠進一步係從整體營運策略的角度下,思考企業如何應對平台模式的發展趨勢。 由於資源有限,過往中小企業總是被認為發展智慧製造的能力天生不足,不過方民傑對此則是認為,有無能力發展智慧製造其實跟企業規模無關,而是根據企業內部數位化的成熟度與完整性。AI蔚為風潮,然而這些都是基於大數據的應用,只要具備數據基礎,發展智能化並不難。舉例來說,當小企業已蒐集足夠的機台資訊,便可以利用AI進行品質分析與機台校正,這是不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都能迅速普及的智慧化應用。 而方民傑則是認為中小企業反倒較大企業擁有更多的彈性。他觀察,有的大型企業歷經數十年的運作,企業內部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與做法,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將改造某個環節都需要從各個層面謹慎考量,不論人力或是資源配置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而顧慮一旦多了,推動速度就會慢了下來。 反觀中小企業,由於不太需要經過複雜繁瑣的層層考量,基本上只要得到高階主管的認可便可快速地在企業內部推展開來,「沒有包袱」反而成為中小企業推動智慧製造的優勢之一。 ...WWW.DIGITIMES.COM.TW 關鍵字:#智慧製造 #AI 上一筆專利創新:以創新解勞動力不足 下一筆 專利創新:從國際大廠 看智慧財產保護策略 看看其他專利創新知識: 2023 年 10 月 13 日 18312 專利創新:比亞迪EV專利是特斯拉16倍 2023 年 10 月 13 日 17575 專利創新:發明專利第三方意見 七個注意 2023 年 03 月 17 日 24119 專利創新:全球美國專利排名前五 Canon 蟬聯日本企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