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公牛」陷專利訴訟被索賠十億 IPO企業知識產權規範待解
SOURCE:北京新浪網 / 21世紀資本研究院 研究員 饒守春 2019-03-07
原標題:「公牛」陷專利訴訟被索賠十億 IPO企業知識產權規範待解 -
一紙訴訟,讓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牛集團」)的IPO之路增添變數。
日前,因涉嫌擅用其兩項專利,正在擬IPO隊伍中排隊待審的公牛集團被江蘇通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通領科技」)告上了法庭,並對其索賠10億元。
3月5日,公牛集團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證實了上述訴訟的真實性,並表示目前專職律師正在處理此事,但對於案件的細節並未透露。同時,該人士表示,目前該訴訟並未對公司產生影響,但由於仍處於開庭審理階段,後續影響目前無法評價。
公牛集團在IPO階段遭到的專利侵權訴訟,也為目前有意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提了個醒。由於科創板定位高科技產業等方向,專利數量及含量被認為是申請企業的重要衡量標準。
遭遇專利訴訟
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的公牛集團,憑藉著插座這一小物件實現了商業上的跨越,並最終在2018年9月正式啟動A股上市程序向監管層正式遞交IPO申請書,其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資48.87億元,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投資項目建設。
天眼查信息顯示,通領科技則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商用、民用電氣開關和安全插座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已授權的美國發明專利14項,加拿大發明專利4項,國內三項專利69項。
本次訴訟中,通領科技認為公牛集團未經許可使用了通領電器兩項專利,分別為專利號ZL2010297882.4的發明專利和專利號ZL2010681902.3的實用新型專利,並要求法院判定公牛集團立即停止侵權,並作出10億元的經濟賠償。
公牛集團一位證券部人士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2018年12月25日公司方面收到了法院發來的文件,知悉了這一訴訟情況,隨後即安排專職律師處理此事,鑒於目前仍處於開庭審理階段,具體情況暫時不便作出回應。
「訴訟索賠的金額是9.99億元,目前來看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上述公牛集團人士說,「未來的影響,因為現在沒有出結果,我們沒法評價。」
通領科技前台則回應表示,由於公司相應領導近日一直在南京出差,對有關情況並不了解。
據21世紀資本研究院了解,若通領科技最終索賠成功,10億元的賠償將是近年來涉及專利侵權訴訟中最高的金額。
這一數額也幾乎是公牛集團一整年的凈利潤。
財務數據顯示,2015至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公牛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59億元、53.66億元、72.4億元和20.49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0億元、14.07億元、12.85億元和3.21億元。
此前,因為IPO排隊期間出現專利訴訟導致企業最終上市失敗的案例並不少見。今年1月29,信利光電IPO上會,但隨後遭到中國證監會發審委的否決,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公司涉及的專利侵權訴訟問題。
2018年11月下旬,匯頂科技(603160.SH)在一份累計涉及訴訟的公告中即披露,公司因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將信利光電等三家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相關方停止有關侵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
更早之前,包括蘇州恆久、賽特新材、西點葯業、喬丹體育以及方邦電子等公司,均因為專利問題折戟IPO。
「由於專利等知識產權等往往涉及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尤其對製造業企業而言,一旦在專利訴訟中敗訴,往往意味著業務很可能無法開展,並進一步影響企業經營和業績,在過去涉及這一塊的也往往採取一票否決。」上文提及的北京中字頭券商投行人士說。
科創板或重點關注專利
公牛集團最新遭遇的專利侵權訴訟,似乎也為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提了個醒。
根據上交所最新發佈的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和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將成為優先推薦的三類公司,這三類公司中一個共同點即是擁有大量的專屬知識產權。
這意味著,如果後期有科創板企業在申請上市期間同樣遭遇涉及專利等知識產權方面的訴訟,對公司的影響程度也許將比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的更大。
21世紀資本研究院了解到,雖然截至目前還未有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但對於申請企業的標準之一,或將囊括其研發投入占收入比、已授權專利個數等方面。
「對專利訴訟案例來看,選擇在企業IPO階段進行起訴的,一般是企業競爭對手或者專利持有人兩類,前者出於業務競爭關係,可以通過起訴起到狙擊上市的目的,後者則可能通過在敏感時期起訴,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IPO過程中,由知識產權引發的問題企業數量佔比,由2016年上半年的48%上升至2018年同期的78%,企業平均問題數量由2016上半年的2.7個上升到2018年同期的5.0個。同時,專利和商標問題分別佔IPO企業知識產權問題的49%和27%。
另一方面,以目前的創業板為例,由於上市企業中科技創新型企業數量佔比較高,創業板IPO企業平均每家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為4.5個,高於滬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企業的3.8個。在涉及的企業行業分類方面,又主要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
因此,對於科創板中如何規範知識產權的問題,也備受矚目。
「目前來看,希望監管部門能夠建立IPO企業提交獨立知識產權報告制度,制定IPO企業知識產權報告的規範要求,獨立系統闡述IPO企業知識產權狀況和問題。」許峰律師說,「另一方面,也希望建設科創板企業第三方知識產權信披平台,實現上市公司知識產權信息的集中披露,並推動證監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知識產權信披聯合監管工作機制,確保信披的及時性,從而切實保護投資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