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山寨橫行 永和豆漿北京正牌店不到3成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9-5-15
網友爆料稱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的員工直接用手臂攪拌豆漿,永和食品(中國)發表自清聲明,指該店為山寨店。據查,北京可檢索的29家永和豆漿門市當中,只有八家是正牌店,正牌店不到三分之一。專家認為,這是永和食品當年商標維權不力留下的後遺症。
來自台灣的永和豆漿在中國大陸市場一戰成名之後,永和大王也加入市場戰局,雙方商標糾紛纏鬥多年,如今都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知名連鎖餐飲品牌。
北京商報報導,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日前遭網友爆料,視頻顯示,一名身穿黃色上衣的工作人員正在用手臂攪拌桶內的豆漿。永和豆漿在聲明中指出,該門市是假冒的永和豆漿,目前永和食品在義烏市沒有永和餐飲門市。
此事再度引發網友議論台商在中國大陸被仿冒的問題,有網友直言,早已分不清楚哪家是真永和豆漿,哪家是假的,就連家門口開了多年的永和豆漿也分辨不出。
報導說,透過點評網站搜索發現,在北京市範圍內共有29個名為永和豆漿的相關商家,其中名為永和豆漿的有18家,名字中含有永和豆漿字樣的有11家。但永和食品官網顯示,該公司在北京的門市只有八家。
從事中式速食連鎖經營的業界人士表示,永和食品發表聲明雖然能澄清違規餐廳並非公司旗下門市,但永和豆漿多年來被仿冒、濫用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出現問題的門市也非常多,這些其實都是永和食品當年商標維權不力留下的後遺症。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出現這類問題,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在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付出的多與少,關鍵是在當時企業的頂層設計方面沒有規避所有風險。同時,在動態保護方面,企業在成本較高的稽查方面的投入並不是很全面,因而導致其他企業趁機而入。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尹晨認為,餐飲業需要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形成商標註冊意識,因為餐飲業所使用的商標成為註冊商標後,才能得到優先保護,智慧財產權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餐飲等服務業需要加強商標保護意識,否則後患無窮。
關鍵字:#永和豆漿 #山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