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創新者們》選摘(3):人類第一台電腦-巴貝奇的分析機
Source: 風傳媒 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巴貝奇和他的機器
巴貝奇從小就對替人類工作的機器深感興趣。十九世紀初,許多展覽廳和博物館在倫敦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巴貝奇孩提時期常隨母親去參觀。有一回,漢諾瓦廣場的博物館經營者梅林(跟魔法師同名,相當名符其實)邀請巴貝奇到他的閣樓工作室,參觀名為「自動機」的各種機器娃娃
有一天,巴貝奇在分析學會研究一個誤差連連的對數表。赫歇耳問他在想什麼。「我真希望這些計算都由蒸汽機來執行,」巴貝奇回答。對於用機器來製作對數表的想法,赫歇耳的回答是:「頗有可能。」1821 年,巴貝奇把注意力都放在打造這類機器上。
多年來,許多人都曾經嘗試打造計算機。1640 年代,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巴斯卡創造了一部機械式計算機,為擔任稅務官的父親分勞。這種計算機的金屬幅輪周邊有0 到9 的數字。進行數字加減時,操作人員會用筆尖先撥第一個數字,就好像操作舊式轉盤電話一樣,接著撥第二個數字;需要的時候,電樞會進1 或借1。這是史上第一部申請專利且在市場上販賣的計算機。
數位時代的播種者
工業革命奠基於兩個單純的重要觀念。創新者先設法把工作簡化為可以在裝配線上完成的簡單小步驟。然後由紡織業帶頭,發明家逐步把許多步驟機械化,改由蒸汽機驅動機器來完成。巴貝奇以巴斯卡和萊布尼茲的概念為基礎,設法把這兩個流程應用到計算工作上,創造出現代電腦的機械前身。巴貝奇最重要的觀念突破在於:我們不見得需要把這類機器設定為只能執行一項程序,而能透過打孔卡,為機器編程和修改程式。愛達充分了解這個觀念的奧妙之處和重要性,也從中衍生出更令人振奮的概念:這類機器不但能處理數字,也能處理能以符號標示的任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