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借鏡大陸創新創業熱潮
Source : 旺報 李沃牆 2015年12月15日
近百年前,經濟學家熊彼德提出了創新理論,認為創新為企業帶來利潤。今日,創新則成為一國經濟體系的重要成長動力。在2015年兩會上,大陸總理李克強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打造成推動中國新常態下經濟成長的雙引擎之一。
李克強並認為,體制的創新,可以激發億萬人的創造力,也可以改變億萬人的命運。而剛出台不久的「十三五規畫建議」更清晰描繪出未來5年中國發展的藍圖,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則列為首要之務。
政府支持井噴增長
大陸國務院為推進這雙引擎,於去年和相關部委就出台了13個關於促進創業創新的文件,包括了簡政放權、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的鼓勵扶持政策。今年又進一步設立總額約4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來協助創業創新。
大陸政府及民間創新產業如火如荼,不勝枚舉;過去一年間平均每天誕生一萬多家企業,足可謂井噴式增長。茲舉二個有特色的創新產業,藉供台灣各界參考。首先是「廣州民間金融街」,不僅是大陸首條民間金融街,目前正朝向創新創業金融街轉型。
這種多樣化的民間金融集聚區涵蓋小貸公司、再貸款、融資擔保、典當、互聯網金融、電商平台、融資租賃、文化產業、專業配套及商務服務。換言之,這些不同型態的組織及服務集結資金借貸、財富管理、支付結算功能;也是一種「金融+產業」為基礎的「眾創金融」產業園;可為園區內現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服務,還可為有志於創新創業的企業、個人提供戰略培訓、註冊輔導、政策指導、資金申請、融資支持、上市輔導等內在服務,極具創新與吸引力。
改善投資動能不足
平心而論,大陸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促進經濟成長、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於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有感於台灣地區消費及投資動能不足,影響經濟成長;實可借鏡中國創新的熱潮,積極鼓勵青年或大眾創新創業;此外,政府對外僑胞展開「全球招商、投資台灣」政策,未來是否也可考慮仿傚僑夢苑模式,打造一個具台灣特色的創新園區-僑夢苑,或許較能見到具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