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創新思維/打擊仿冒品 須建立國際準則
Source : 2016-02-24 00:56 經濟日報 彼得.賽克(Peter Zec)
世界各國、所有產業皆面臨「仿冒品」議題,沒有商業市場能倖免。從廚房刀具、時鐘到牙刷,幾乎全球所有成功產品,都經由各式手段被抄襲;智慧型手表這類穿戴裝置更不在話下,仿冒風潮正席捲全球。
1977年以來,甚至出現德國山寨產品大獎「Plagiarius」,廣邀全球公司行號、設計師與發明家將原創產品與仿冒品一併參加充滿諷刺意味的仿冒產品競賽,從那些偷竊他人創意的產品中,選出「最佳山寨獎」。
模仿來自於人類深切的需求,仿效過程同時是學習新技術的途徑;唯獨當模仿被濫用,變相與經濟利益衝突時,才會使人反感;非出於尊敬或好學的抄襲,如同於製造禍害,造成他人經濟利益的損失。
全球化經濟下,如雨後春筍般的山寨產品現象,對商業行為是一大威脅。問題癥結出於剽竊他人創意者,通常不會被處以沉重的罰則。在我看來,要打擊盜版產品,必須更有效率地建立一套通用於國際的標準。
產品仿冒潮猖獗成長,為產業與設計發展帶來挑戰。每項新產品發明背後,都來自於一個個重大且勇敢的決策,不保證等同於好的經濟獲利;創新意味存在失敗風險,相對循著「高獲利-低風險」口號的模仿者,選擇最簡單途徑,盜取並利用產品設計創意,而非付出成本投資在設計研發。
備註:
cover photo via , plagiarius.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