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英山雲霧,10年商標爭奪的痛與思
Source: 北京新浪網 2016-03-15 ( 原標題:英山雲霧,10年商標爭奪的痛與思-湖北日報訊 記者 周芳 張茜 通訊員 江中祥 彭為紅 闞海舟)
品牌的魔力,人皆領教。市場稱它是通行的名片,行業稱它是產業的支點,農民稱它是致富的紐帶,專家稱它為競爭的核心。
在湖北農產品商標的品牌發展歷程中,有苦惱,也有喜悅;有教訓,也有反思。
今日起,本報推出《湖北農產品商標觀察》系列報導,帶您探尋商標背後,產業發展的故事與思考。
人生有多少個10年?
過去的10年,英山茶農和工商部門一直為「英山雲霧茶」商標奔走呼喊。
2月26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對「英山雲霧茶」商標爭議案終審判決:撤銷武漢雲霧茶公司在「茶」商品上商標專用權。
這一刻,茶農們如釋重負。歷經10年艱辛,他們苦盼多年的品牌終將回歸故里。
10年一案,全國罕見
英山,以茶為傲。
英山雲霧以「形美、色綠、香高、味醇」聞名。從1992年起,每年4月20日,英山都要舉全縣之力舉辦「英山茶葉節」。20多年來,風雨無阻。
熱熱鬧鬧的茶葉節辦了一年又一年,但等回過神來申報商標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2006年9月,英山雲霧茶產業協會向國家商標局申報「英山雲霧茶」地理標誌時被告知,該商標已被搶注。
消息傳來,英山茶農徹底懵了。「英山雲霧茶自古就是英山人的,怎能被外地人搶注?」
原來,一個連年受邀參加英山茶葉節的武漢商人偶然發現,該縣只一門心思辦節,不曾註冊商標。該商人立即向國家商標局搶先註冊,還一併註冊了「廬山雲霧」、「安溪雲霧」、「五峰雲霧」、「普洱雲霧」等全國各地名茶商標。「商人此舉有惡意搶注的嫌疑。」英山縣工商局及當地茶葉辦負責人誓言,一定要早日幫茶農獲得商標註冊專用權。
一場曠日持久的商標爭奪戰,從此上演。
且說尷尬,賣品牌還是賣樹葉
這10年,英山茶農用「尷尬」來形容自己。「看著省內採花毛尖、蕭氏、恩施玉露一家家企業大張旗鼓宣傳的時候,我們多少有點遮遮掩掩。」英山縣茶葉辦副主任何青松說,宣傳吧,品牌是別人的,是花自己的錢幫別人辦事;不宣傳吧,行業競爭激烈,茶葉賣不出去,尷尬。「現在公司生產的茶葉全靠貼牌。」湖北金雷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訓說,公司有5000畝基地,主要生產白茶、紅茶、綠茶。他舉例說,白茶一斤800元賣到安吉,被貼牌后1600元每斤投放市場;紅茶一斤300元賣到福建,貼牌「金駿眉」一斤能賣到1980元,賣到信陽貼牌「信陽紅」也能賣到800元。
「並不是英山茶品質不如人,吃虧就吃虧在沒有自己的品牌。」杜訓說,別人賣的是品牌,英山茶農賣的是樹葉,尷尬。
英山茶農的尷尬不止於此。
數據顯示,英山從事茶產業人數13萬人,佔全縣人口的30%以上。截至去年,該縣茶園面積25萬畝,茶葉產量2540萬公斤,產值14.1億元。
一個產量、種植面積全國第四、全省第一的茶葉大縣,卻不能在產品包裝上,堂堂正正寫下「英山雲霧」四個大字。
十二上北京,奪回品牌
為奪回品牌,英山人全力以赴。
該縣出台了英山雲霧茶生產標準;請來中國茶業界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為英山雲霧茶題字助威;英山雲霧茶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幾經努力,國家商評委裁定武漢雲霧茶公司註冊無效。然而,對於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武漢雲霧茶公司不服,於2015年6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年8月10日,一審判決將武漢雲霧茶公司的「英山雲霧」商標的「茶、咖啡」2種商品予以撤銷。
對這一判決結果,武漢雲霧茶公司再次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訴。2016年2月26日,高院的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至此,「英山雲霧茶」商標案,塵埃落定。「從商標圖案設計、徵集、異議、申請、求助、呼籲到異議複審,10年來,茶葉協會和省市工商局的同志們一起,十二上北京,全縣上下耗費巨大的精力。」英山縣工商局局長余意說,10年一案,在全國也是少之又少。
風起雲湧,風來了就夠了么
去年底,英山雲霧茶產業協會換屆。湖北英山雲霧茶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雪平當選為新會長。
「協會成立的前10年打了10年官司,如今交棒,深感責任重大。」葉雪平說,在10年「等風」的日子里,英山茶農對品牌的渴求已融入血液。
終審判決下達的同時,英山工商已推動「英山雲霧茶」中國馳名商標申報工作;
「英山紅茶」、「英山白茶」標準制定出台後,立即啟動地理標誌商標申報,力爭用5年時間申報成功;
計劃5年內新發展茶葉商標60件以上,把已有的野山香、志順等茶葉品牌打造成「英山雲霧茶」母品牌旗下的著名子品牌。
「目前,協會與政府已完全脫鉤,全面走向市場。」葉雪平說,協會專門成立了英山雲霧茶營銷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市場運作經營品牌。
迎回品牌是為了用好品牌。下一步,茶葉協會將按照「統一母品牌(英山雲霧茶)、突齣子品牌(企業品牌),母子品牌聯動」的辦法,做強品牌。
曾經,英山茶農經歷的尷尬都歸結為沒有品牌。如今,風來了,就夠了嗎?
盤點家底,英山現有茶葉加工戶720家、茶葉經營戶1200戶,茶葉合作社55家。然而,省級龍頭企業僅4家,尚無一家國家級龍頭企業。
零散,缺乏龍頭企業引領,現代化程度不高,是制約英山茶產業發展的短板。這些課,得一步步補。
會種茶,會做茶,但不會賣茶,更不擅長講故事。如今賣茶葉,早已從賣產品走向了賣文化。這些課,也得一步步補。
思考,縈繞在英山茶農的心頭。似警鐘,長鳴;似藤條,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