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世界大戰-從專利分析看智慧製造 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SOURCE: 工商時報
全球已開發國家受到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影響,正遭逢就業人口數下滑造成生產力衰退危機,加上近年工資高漲、匯率波動的影響,進一步迫使製造業者尋求多元彈性製造能力。
國際大廠Siemens、National Instruments、Rockwell Automation等,正著手開發串接製程價值鏈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包括:產品設計、產線規畫、生產現場、機械控制、生產操作、生產管理進行無縫接軌。
市場訊息顯示,智慧製造生產設備具有感測、分析、決策、控制等功能,是先進的製造技術。在智慧製造過程中,感測器、智慧診斷和管理系統,透過有線/無線網路互聯,進行現場製程資料傳遞、分析與監控,使得由獨立、分散的程式控制系統升級為智慧控制系統。
美、德囊括
重要技術專利權
智慧製造主要是運用控制系統和人工智慧技術,基於特定工廠執行智慧分析、智慧診斷與智慧控制,協助廠商解決智慧自動化產線實際發生的問題。由此,通過智慧製造,生產智慧產品,形成智慧工廠。
台灣在智慧製造產業結構相對不完整,現階段廠商應積極構思關鍵技術導入與技術合作良策。可以針對智慧製造美國核准專利進行分析,進一步掌握智慧製造領域國際研發能力,瞭解智慧製造重要專利權利人專利布局及對產業可能造成的影響。
首先,就智慧製造專利權所屬國家別分析,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及日本。其中,美國專利權占比達77.2%、德國占比7.8%、日本占比2.7%,合計達87.7%,然而台灣占比僅1.1%。
其次,智慧製造國際大廠重要技術項目布局,專利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統,其次根據專利多寡為軟體開發、多台電腦資料傳輸、數據處理─校正、多工通訊、數位資料處理系統─輸出/輸入、錯誤偵測/修改、影像分析、通訊─電氣訊號處理、資料庫/資料探勘/檔案管理、人工智慧、電信、數位通訊、資訊安全等,且智慧製造重要技術項目專利權多已被美國和德國大廠囊括。(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詳續見原文~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