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區塊鏈智慧資產的發展趨勢

SOURCE: 中時電子報
近來,區塊鏈(Blockchain)引發廣大的關注與討論,並被認定能為金融產業的轉型提供絕佳的契機。但區塊鏈的應用並非僅侷限於金融產業,其同樣能為其它產業帶來建立創新的經濟活動(即產生新價值的新經濟行為)與經濟活動的創新(即產生新的營運流程或獲利模式)的機會。然而,即便是金融產業的執行長、資訊長、創新部門主管,對於目前區塊鏈的技術與協議也非全然瞭解。
根據《2016資誠全球金融科技調查報告》,針對全球46個國家、544位受訪者的調查發現,約有56%的受訪者承認區塊鏈的重要性,但也有57%的受訪者表示不知如何因應這個趨勢所帶來的影響,更有高達83%的受訪者表達對區塊鏈技術與協議並不熟悉。企業如對區塊鏈的認知不足,恐怕會低估其所帶來的衝擊與機會,因此透過系統化地來傳遞其基本概念是重要的。
筆者前次專欄已概述區塊鏈對於創新經濟多元產業的影響,本次與未來將針對若干區塊鏈基本元件(如智慧資產 - Smart Property、智慧合約 - Smart Contract、分散自律組織 -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等)的概念與認知進一步闡述。
區塊鏈技術與協議就如同TCP/IP協議一樣,沒有人真正擁有它們,但大家卻可以此技術協議為基礎創造更多新的應用。區塊鏈被視為能將互聯網由「Internet of Information」(TCP/IP =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tocol)境界帶到更高層次的「Internet of Value」境界(Blockchain = value exchange protocol)。此處所提的「Value」是指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智慧資產」(如數字資產、其他有形或無形的有價值資產),其透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來決定資產的所有權。於Internet of Information境界,人們擁有全球即時且近乎免費的通訊。但對於資產支付網絡而言,不同國家的支付系統卻不能輕易地互為所用(lack of interoperability)。Internet of Value境界就是希望實現「價值互聯網」的境界。
換言之,當資產具有智慧時,資產本身就從「被動的被操作性資源」(operand)提升為「主動的操作性資源」(operant),則能承擔較低的信任風險進行交易,減少欺詐,並免除中心化所需的處理費用,而交易的範圍也將無遠弗屆。舉例而言,於互聯網內,可將智慧資產的車子作為抵押、向陌生人借款,如此一來,貸款則更具競爭性,同時也降低信貸的成本。此時,智慧資產的車子已被視為數字資產(liquefied asset),當數字資產所有權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便可顯示於智慧資產的車子在其區塊鏈狀態的更新,並採取必要的行動(如改變其車主),此為實現價值互聯網境界的事例。如同TCP / IP允許信息即刻被發送,區塊鏈智慧資產同樣允許去中心化的價值瞬間轉移。
~詳細見原文~
不同的產業可以產生不同的多元智慧資產想像,這些智慧資產若以區塊鏈方式管理,將有助於思考創新經濟活動或經濟活動創新的更多可能性。以媒體產業為例,智慧資產為圖像、音樂、新聞網站的文章等,藉由區塊鏈管理則能保障其智慧財產權。於旅遊、飯店與休閒產業,智慧資產為顧客忠誠積點積分(customer loyalty points)等,區塊鏈管理能簡化連鎖跨業等結算流程。
關鍵字:區塊鏈 Blockchain 金融科技(Fintech) 智慧資產 互聯網 Internet of Value 價值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