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地圖及專題文章:面對紅色供應鏈(六) -「綠能」中國專利地圖之佈局解析
SOURCE: 中銓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王文宏、陳中和 2016/06/15
專利地圖
鑒於全球暖化及氣候異常變遷持續惡化之現象,已引起現代人的高度重視,所謂地球暖化現象係由大氣層所含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濃度太高所致,而這些具破壞性氣體,絕大部分係由燃燒石化燃料所引起,例如:從燃油汽車廢氣排放、燃油發電、石化工業…等等,皆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而近代興起了發展「綠能」技術,藉此以降低對石化燃料的過度依賴,以保護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而所謂「綠能」係指低碳燃料或低污染性,對環境的危害極低或可再生之能源。經本所建置「綠能」中國專利地圖後所歸納出「綠能」專利技術大致可區分為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海浪發電、生質能源、LED照明、氫能與燃料電池、電動車、能源管理及綠色建築等十大主題項目。
圖 一「綠能」的十大主題項目
特別一提,因綠能專利係分散至各個IPC技術領域中,故於本報告的專利檢索中,暫不以IPC國際分類作為關鍵字檢索,因此本分析報告僅以「綠能」、「再生能源」作為檢索關鍵字,以其所檢索到的專利數量作為抽樣解析對象,致相關太陽能、或其他可造成綠能效果方法、裝置或專利篇幅有較少情形。但本分析報告所作成的結果為一個別主題式分析,仍未失其準確性,仍具參考價值。爾後,本所將逐一針對造成「綠能」效果的十大主題項目,再作專利地圖的建置解析。
一、「綠能中國專利」趨勢分析
1、按申請日統計(2016/05月為止):近年來中國綠能專利申請量逐年攀升,故綠能技術發展深受世人重視;其中以2015年為申請量的最高量。
圖 二
一、「綠能中國專利」競爭國家解析
1、至2016/05月為止,綠能的中國專利中,以中國人的申請量居多,其次為美國、日本、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等等,相較於中國當地,外國人佈局專利的比例算是稀少的。
圖 三
2、至2016/05月為止,台灣在中國大陸的綠能專利申請量大約35件。
圖 四
四、「綠能中國專利」競爭公司解析
1、至2016/05月為止,中國綠能專利TOP 15申請量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徐浩钟」、「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等。
圖 五
2、TOP 15申請人及其專利數量一覽表(2016/05月為止)
圖 六
3、TOP 6各競爭公司部分專利列表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序 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分类号 |
1 |
CN200810030689.7 |
一种油茶果壳液态生物能源的制备方法 |
2008-02-27 |
C10G1/00 |
2 |
CN200810030690.X |
一种菜油枯液态生物能源的制备方法 |
2008-02-27 |
C10G1/00 |
3 |
CN200810030692.9 |
一种油茶油枯液态生物能源的制备方法 |
2008-02-27 |
C10G1/00 |
4 |
CN200810030693.3 |
一种桐油枯液态生物能源的制备方法 |
2008-02-27 |
C10G1/00 |
5 |
CN200810030695.2 |
一种木本油枯液态生物能源的制备方法 |
2008-02-27 |
C10G1/00 |
(2)、兰州理工大学
序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分类号 |
1 |
CN201310417199.3 |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2013-09-13 |
F25B29/00 |
2 |
CN201210420030.9 |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建筑供能系统 |
2012-10-29 |
C12M1/107 |
3 |
CN201210166246.7 |
多能耦合的可再生能源制沼气系统 |
2012-05-26 |
C12M1/107 |
4 |
CN201310004026.9 |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热泵空调系统 |
2013-01-07 |
F24F5/00 |
5 |
CN201310417221.4 |
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
2013-09-13 |
F25B29/00 |
圖七 兰州理工大学CN201310417199.3號
之「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3)、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序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分类号 |
1 |
CN201180030729.8 |
可再生能源型发电装置 |
2011-11-30 |
F03D11/02 |
2 |
CN201180023089.8 |
可再生能源类型的发电装置 |
2011-05-30 |
F03D11/02 |
3 |
CN201180004417.X |
再生能源型发电装置 |
2011-04-05 |
F03D9/00 |
4 |
CN201180023175.9 |
可再生能源类型的发电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2011-05-30 |
F03D9/00 |
5 |
CN201180032102.6 |
再生能源型发电装置及其转子固定方法 |
2011-09-22 |
F03D1/06 |
圖八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CN201180030729.8號
之「可再生能源型发电装置」
(4)、徐浩钟
序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分类号 |
1 |
CN200910191185.8 |
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
2009-10-23 |
F03B13/16 |
2 |
CN200910127529.9 |
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
2009-02-26 |
F03B13/14 |
3 |
CN200910127531.6 |
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
2009-02-26 |
F03B13/16 |
4 |
CN200910191186.2 |
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
2009-10-23 |
F03B13/16 |
5 |
CN200910127530.1 |
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
2009-02-26 |
F03B13/00 |
圖九 徐浩钟CN200910191186.2號
之「水浪式波涛能源发电机」
(5)、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序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主分类 |
1 |
CN201010505805.3 |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园艺割草机上的动力装置 |
2010-10-01 |
A01D69/02 |
2 |
CN201010505802.X |
氢燃料电池新能源应用在园艺割草机上的动力装置 |
2010-10-01 |
A01D69/02 |
3 |
CN201010507329.9 |
风氢新能源应用在园艺割草机上的动力装置 |
2010-10-15 |
A01D69/02 |
4 |
CN201010507289.8 |
太阳氢新能源应用在园艺割草机上的动力装置 |
2010-10-15 |
A01D69/02 |
5 |
CN201020560822.2 |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应用在园艺割草机上的动力装置 |
2010-10-01 |
A01D69/02 |
(6)、国家电网公司
序号 |
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申请日 |
主分类 |
1 |
CN201610060913.1 |
绿色能源应急电源系统 |
2016-01-27 |
H02J7/00 |
2 |
CN201510638865.5 |
一种新能源电解储能系统 |
2015-09-30 |
H01M8/04007 |
3 |
CN201410137445.4 |
一种平抑间歇式能源出力随机波动的方法 |
2014-04-08 |
H02J3/24 |
4 |
CN201210309370.4 |
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 |
2012-08-28 |
H02J9/00 |
5 |
CN201110235121.0 |
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控制方法和系统 |
2011-08-17 |
H02J4/00 |
圖 十 国家电网公司CN201610060913.1號
之「绿色能源应急电源系统」
(7)、其他競爭公司的專利
美商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N201010245033.4 號 之「离岸式复合型再生能源发电厂」 |
德國-格奥尔格·哈曼CN200680049245.7號 之「生产再生能源的水电设备和系统」 |
瑞士-维托里奥·佩雷格里尼 CN 200980152500.4號之 「尊重和保护环境的用于从零排放可再生替代 能源产生能量的集成发生器装置」 |
台灣-台達電子CN201110295445.3號之 「再生性能源发电系统与电源产生方法」
|
六、IPC技術分析
1. IPC專利三碼分類TOP 10排行
至2016/05月止,「綠能」的中國專利量,大多集中於H02、F03、F24、C10的專利量最多
圖 十五
H02:发电、变电或配电;
F03: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F24:供热;炉灶;通风;
C10: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B60:一般车辆;
F25: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12: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G06 :计算;推算;计数;
E04:建筑物;及
A01: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3 . 各競爭公司的IPC專長解析
圖 十六
七、 結論
從上述專利分析可獲知,「綠能」中國專利技術早在2004年就已在發展,且每年成長中,當前在中國取得的「綠能」專利中,最主要以中國當地申請人為主,少數為外國申請人,可能因「綠能」發展牽涉當地政府的能源政策鼓勵及,該政策主導方向是否足以引導外來投資及「綠能」政策發展可能具有該專屬國家地域的性質。
綜觀此次分析關鍵字之「綠能」之各專利內容,所運用技術不外就是發展運用自然界的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的發電技術來取代可能危害環境的核能及火力發電,以期降低對我們居住環境的危害;另藉由發展LED照明、氫能及燃料電池、電動車、綠色建築及能源管理,以避免我們生活起居過度仰賴石化燃油,藉此以達到節能省碳之效果,讓地球的暖化現象不再持續惡化。
因此,為因應台灣新政府的能源政策,以及中國對岸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的綠能產業鏈除要掌握核心競爭力持續深化與強化之外,另外商場如戰場,也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故,藉由「綠能」的中國專利地圖之建置分析,我們可以探知中國「綠能」的核心技術,以及同性質競爭公司的研發技術及其專利佈局概況之調查,除了可以避免重複研發技術而浪費研發資源外,藉此也可避開他人的專利地雷區,以杜絕專利侵權被告之可能;且藉專利地圖之建置分析除了可獲知自身的競爭優勢外,亦可以以既有的「綠能」技術,以進行技術創新改良或迴避設計,進而促進國內綠能產業升級,據以提升企業自身價值及競爭優勢。
關鍵字: 綠能、綠色能源、再生能源、發電、專利
各不同產業鏈之相關企業主若有興趣對某產業相關技術進行~專利地圖分析、專利檢索、專利申請或創新專利佈局分析建議者,請隨時歡迎電洽~
中銓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專線:04-23823629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