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互聯網+」時代商標保護怎麼做?

Source : 北京新浪網 2016-12-02
12月1日,由中華商標協會和廣東省工商局共同主辦的「2016南方商標品牌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兼商標局局長劉俊臣、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出席論壇並致辭。
劉俊臣表示,工商總局將按照國務院「放管服」要求,創新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工作理念和舉措,推動構建品牌競爭與發展協同共治機制,積極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深入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商標監管規範化、品牌服務社會化、品牌建設體系化、商標品牌國際化改革,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中國商標品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許瑞生指出,廣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歷史上較早領略了海內外貿易商標品牌的影響力。做好新形勢下的商標品牌工作,對於促進廣東創新驅動發展,引領供需結構改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落戶廣東,並選擇具有59年見證中國和國際商標品牌風雲變化的廣交會舊址作為辦公地點,更加體現了廣東商貿文化歷史傳統的延續。廣東省將把商標品牌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商標註冊、管理、運用和保護水平。
商標是知識產權的重要內容,是品牌的法律載體和主要表現形式。在2016南方商標品牌高端論壇上,專家與企業代表指出,廣東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企業的商標品牌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但與此同時,「互聯網+」帶來的將是更強一波對商標保護的挑戰。
商標是最重要的競爭力
「創新的成果在市場上獲得認可,體現其價值獲取回報,就一定要註冊商標,這樣才能讓消費者記住你的產品和服務,進而積累商譽,提高價值。」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張玉敏指出,商標是最重要的競爭力,商標與其他知識產權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雖然「內容」很重要,但消費者只能通過「形式」認知「內容」。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謝曉堯也指出,商標品牌的生成以贏取消費者的信賴為基礎,商標品牌意味著遠見與未來的交易。
「商標品牌戰略可以理解為是將商標與品牌的交叉融合,是將商標戰略與品牌戰略的整合歸一。」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表示,商標品牌戰略的推出,是經濟新常態下形勢發展的要求,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推進的新舉措。一方面,它可以適應基層工商行政管理、質量監督行政管理等市場監管部門集中管理、集中執法在試點的基礎上正在逐步推開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有利於解決存在多年的商標與品牌脫節、商標戰略與品牌戰略分立的現實問題。
粵企打造「廣東質造」招牌
在新形勢下,廣東企業商標意識也越來越強。
廣東省老字號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范依萍介紹,廣東省老字號協會經過認定的老字號企業現有159家。其中,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57家,占老字號企業35.85%;廣東省老字號企業102家,佔64.15%。范依萍表示,據統計,在目前159家老字號企業當中,已註冊商標品牌的企業達100%。其中已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14家,佔8.8%,廣東省著名商標的118家,佔74.21%,廣東省名牌產品63家,佔39.62%,國家名牌產品4家,佔2.52%。獲得各類專利企業達108家,佔67.92%。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18家,佔11.32%。
廣東諸多製造業企業也在通過不斷創新打造「廣東質造」的招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部長文明表示,中興通訊從成立之初就堅持走自主品牌路線,並通過自主品牌保護、推動自主創新。中興堅持每年將公司經營收入10%以上投入研發,並確保技術創新能夠及時得到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近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超過500億元,僅2015年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居國內企業前三,全球上市公司前八十。目前擁有6.6萬余件全球專利資產、已授權專利超過2.4萬件,連續六年位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前三、蟬聯PCT國際專利第一、晶元專利中國第一、物聯網專利全球第一。
比亞迪的商標則表達了比亞迪公司堅持國際化戰略。比亞迪知識產權部經理趙傑介紹,比亞迪的商標在國內進行了全類註冊,在國際範圍內,在產品所在的市場、產品的分類進行了部分註冊,目前全球180多個國家,註冊的商標將近1800件,已經註冊成功的有1600件左右。在2015年國家工商總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選的第二屆「中國商標金獎」大會上,比亞迪公司榮獲了「商標創新獎」。
電商企業商標保護更具挑戰
不過與此同時,執法監管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黨委書記、副局長崔守東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共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31.17萬件,搗毀售假窩點10539個,依法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假犯罪案件2583件,涉案金額28.7億元。他指出,在我國一些地區和領域,侵權假冒仍時有發生,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仍然是監管薄弱環節,網路領域侵權假冒仍較突出,新的違法形態不斷顯現,執法監管面臨新的挑戰,加強商標專有權保護刻不容緩,任重道遠。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首席平台治理官鄭俊芳就表示,在電商平台上,被惡意註冊的不只是商標,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因為低申請門檻也在被濫用。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經理徐炎也表示,自微信產品2011年1月上市后,監測發現84條「朋友圈」商標申請記錄、55條「掃一掃」商標申請記錄、93條「搖一搖」商標申請記錄。騰訊目前面對著商標搶注、傍名牌突出的情況,以及商標基礎法律建設跟不上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的困局。他認為,「互聯網+」帶來的將是更強一波對商標保護的挑戰。
●南方日報記者 劉倩 見習記者 田迪迪實習生 李嘉俊
~詳細見原文~
關鍵字:中國大陸 商標品牌 電商 互聯網+ 商標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