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品牌:正版品反而被認為是山寨貨!無印良品進軍中國的抗爭紀事錄

SOURCE:經理人雜誌:編輯‧整理 楊修 2016-12-13
在台灣擁有廣大粉絲的無印良品,在中國也交出亮眼的成績。目前中國的門市已超過160家,更預計在2017年2月底,拓點到200家門市。
雖然眼前看來不斷成長,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們一開始進軍中國不僅頻頻受挫,有段時間甚至還無法展店。
印上Logo的山寨品,成為進軍中國最大的阻礙
1999年11月,當無印良品準備進軍中國,向政府申請商標時,卻發現先被其他人註冊了!香港盛能投資有限公司(JBI)從1994到1995年,以衣服和鞋子等25種商品,同時註冊了「MUJI」與「無印良品」的商標。
這裡得先回頭了解「無印良品」這個詞的意思,日文直譯是「沒有品牌的優良商品」。以該核心精神,所有的產品都精選優良的原料、簡化包裝的製造過程,以樸素和實用為方向。除了貼上標價紙,所有的商品都不會印上品牌名與Logo。而這項特色,成了正版品和山寨品的最大區別。
無印良品在知道盛能投資搶先註冊後,連忙向中國的相關單位申請JBI的註冊無效。就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山寨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完全沒有無印良品風格的T恤和包包,貼著「MUJI」與「無印良品」的標籤四處販售著。而這時,無印良品根本還沒正式在中國營業。
另外,無印良品有9成的衣服在中國工廠生產,出貨到日本與歐洲。JBI也趁此機會向港運局告狀:「有人試圖出口無印良品的山寨貨。」因此發生商品在海關被攔下的情況。正版品反而被當成了山寨貨。
在這荒謬的狀況下,無印良品也不準備眼睜睜看著JBI占盡便宜。他們以「嚴正聲明」這個標題,在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人民日報》等發出聲明,猛打形象廣告,主張:「現在市面上的無印良品和MUJI商品不是本公司的產品。」告訴大家,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商品是山寨貨。
2005年7月,無印良品通過了政府的營業審核,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分店。因為正在打官司,所以明明是自家的商品,卻不能貼上印有無印良品和MUJI名稱的價標。而他們的應戰之道,是以「良品計畫」製作價標、販售商品,並準備多達1570種的商品供消費者挑選、檢驗,展現正版品的價值與高品質。
~ 詳續見原文~
關鍵字:無印良品 山寨品 MUJI 無效決定 中國商標申請 商標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