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管理講堂/借力使力 無中生有
SOURCE:經濟日報 張威龍 2017-01-17
有些企業家或是專家們常會談論製造自動化、生產無人化、工作機器人化的趨勢與好處,以及應儘量利用電腦及互聯網來因應未來各式的挑戰。他們認為這些做法除了可以降低生產中人為的疏失,將不確定性排除外,也可以從現階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朝向工業4.0的目標邁進,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效益及組織長期的競爭力。
「這些說法是很吸引人,不過有沒有什麼盲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有些朋友心中存有疑慮。「畢竟系統是人建立並操作的,人的因素如何能徹底地排除?如同電影『諸羅紀公園』中的情節,那個如銅牆鐵壁般的公園保全系統,在系統工程師丹尼斯為了私利而將其暫時關閉,以便竊取恐龍的基因時全面地崩潰,並造成恐龍外逃的巨大災難!」
記得在剛進入職場時,我就曾碰到過一件令人不解的事件。由於廠內大多數的設備不是半自動化就是全自動化,以降低人員的配置。操作機器的技術人員也都受過嚴格的訓練,以降低人為的疏失及影響。
當時,監控並維護這些機台運轉的程式是由研發部門內掌管自動化的工程師們所負責,工作內容不但繁雜而且壓力極大。畢竟生產線的運作大腦就靠他們來管理,絕不容許有一絲的差錯。
只是帶領這個單位的主管,或許是技術出身不擅管理,或是性格使然,在對待部屬時總是批評多於讚美,要求多於獎勵。
部屬把事情做好是天經地義的事,做錯了當然得好好地檢討一番,以免重蹈覆轍。只是長久下來,單位內不但氣氛緊繃,而且流動率居高不下。
有一次在一位關鍵員工離職後數日,一些生產或測試用的機台陸續出現異常狀況,嚴重影響生產線,在那位單位主管及相關同仁以夜繼日的搶救下依然不見改善。
在無計可施下,單位主管決定用高薪再聘回那位剛離職的員工,以協助處理問題。
有趣的是,當這位員工回鍋後不到一個星期,整個系統就恢復正常,不再發生問題,令人嘖嘖稱奇。
其實以高度的自動化取代在惡劣、髒亂及危險的工作環境中的人力配置,不但是照顧員工安全及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減少人為疏失,提升工作整體績效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只是推行者必須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是人在落實的,而自動化的系統也是人所設定的,想要將人的因素排除在流程之外,在先天上就有其無法達成的缺陷。
因此,為了能將自動化及無人化的理念合宜地落實在工作環境中,有幾點認知必須先適當地澄清。
首先,必須了解自動化是為了減少人為的錯誤及人力上的浪費,以支援並提升績效的工具及解決方案之一。
既然設計上具有針對性,就必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優缺點,因此主事者不可一味地相信它可用在任何場合及工作中。
其次,人的因素不會因為自動或無人化後就全然消失。
除了設計、安裝、操作、監管、除錯等關鍵工作仍需人的參與外,操控力的過度集中以及必然面臨的內外在惡意攻擊都足以因人而產生質的變化。
此外,在系統環環相扣的情形下一旦出錯,其影響將會是大規模的。
當然,既然人的因素不能排除,那麼如何善用領導中帶人帶心的技巧,以便率領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員工有效地投入工作,將會對主管益發的重要。
至於職場中的工作者也必須警覺到,在自動化潮流不可擋的情形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成為趨勢中的受益者,將是個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