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啧啧称奇的啧啧杯事件创业的法律规划

SOURCE:联合新闻网 UDN .NEWS 会计研究月刊 【文.陈佑寰】2018-01-02
标榜可折迭且环保的「啧啧杯」在「啧啧」群众募资平台上提案推出不久即获得广大回响,却与其第三方谈不拢合作方案而互相指责对方。讵料该第三方竟另行推出类似的「巧力杯」,而啧啧杯项目却嘎然终止并全额退费,引起社会哗然。
新创事业应充分了解及运用游戏规则
本案例令人啧啧称奇的是:
1.对于爱喝手摇饮料的台湾人来说,啧啧杯采用硅胶材质与可折迭式的美观设计兼具环保与轻便,吸睛指数破表。
2.啧啧杯在啧啧平台于去(2017)年9月20日00:00集资至去年11月17日02:00,不到2个月时间募得将近新台币6千万元资金,由1万多人赞助,募资规模与速度相当惊人。
3.啧啧杯募资结束后不到1个月时间,其第三方竟另行推出造型与啧啧杯类似的巧力杯,售价更为便宜。
4.啧啧杯项目一夕暴红,但其提案人与第三方之间却迟迟未能签订合约。
5.啧啧杯提案人原来曾是第三方的员工,而第三方还享有啧啧杯相关专利。
6.啧啧杯提案人于去年12月11日向啧啧平台提出并公告决定主动取消本项目,将透 过啧啧金流返还全数的集资计划款项。
啧啧杯提案人与第三方互相指责对方,两方说法不一,宛如一场罗生门,后续可能还会衍生诉讼纷争。姑且不论本件事实真相如何尚有待司法厘清,啧啧杯事件凸显了新创事业经营不易,虽可藉由群募平台打响知名度并获取资金,但仍应与合作之第三方签署契约及安排权利归属。创业维艰,募资营销固然重要,也得充分了解及运用游戏规则。
新创项目的知识产权规划
新创项目可能涉及多种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营业秘密等。能预先规划取得知识产权并有效组合运用者,将来遇到利益分配协商甚至是纷争处理,则掌握有利的谈判筹码与作战武器。在啧啧杯事件中,第三方声称其握有折迭杯相关的营业秘密,且已取得专利权(如专利证书:M390100号之「可折迭的杯子」新型专利与I448406号之「可收折的硅胶容器结构」发明专利等),亦有申请专利审查中者,显示其早已进行专利布局,因而居于上风的优势地位,可禁止他人销售仿品并请求损害赔偿。提案人虽表示其就啧啧杯享有商标权与著作权,但相较于第三方享有效力较强的专利权,则处于相对弱势。
不具有知识产权者固可藉由回避设计而避免侵权,如采用它种外观与结构之设计、采用不同的商标名称及营销文案,但仍须掌握销售先机,否则竞争对手率先大举进入市场抢得头香,后进者就得苦苦追赶。
妥善保存研发及合作记录以争取权利
新创项目的智财成果到底是由谁研发,可能是提案人或第三方之任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共同开发,常会衍生争议。实际研发者应妥善保存研发及合作纪录,如草图、样品、会议纪录、往来通讯等。如果遭他人就研发成果抢先申请并获得专利注册,实际发明人视个案具体情形可采取相关法律救济,如主张他人将尚未公开的机密技术信息申请专利涉及侵害营业秘密而提出民刑事诉讼(如大立光控告前员工及先进光电侵害营业秘密案,参见智慧财产法院102年度民营诉字第6号民事判决)、向智慧财产局举发以撤销系争专利,或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系争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之正确归属,并据此移转专利。
在啧啧杯事件中,提案人声称其与第三方共同开发啧啧杯,似认为其也为专利之共同发明人,不容第三方独揽专利权,则提案人应提出其参与研发及合作纪录以支持其主张。
签订契约妥善约定权利义务
前述关于知识产权的归属,除了可藉由创作历程来判断外,亦可藉由契约约定来决定权利归属。不论是雇用、外包或是共同开发的合作方式,都可以契约约定事先安排相关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以免遭员工、外包厂商等私下申请权利注册。智财权最好是归属于单一主体,比较有利于未来利用及授权交易的安排,否则如为数人所共有,则智财运用常会陷入争执不休、难以定夺的僵局。
【完整内容请见《会计研究月刊》2018.1月号】
关键词:新创事业 群众募数据平平 知识产权保护 契约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