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电影科普 宇宙飞船「永远不回头」

自由时报记者 汤佳玲 2015-10-05
2015/10/8 by oliver
科普电影 : 绝地救援,过去电影喜欢创造一个人救全球的剧情,但剧情常靠这个英雄无比的勇气、智慧及解决事情的各种决策能力及反影,此新电影恰是逆向制作,集合全球资源及祈愿力量拯救被失落在火星出任务的一个航天员,这个人因出任务到火星,一趟来回时间,就要整年度的计算,但因为任务中遇上火星的风暴,不慎失踪,任务指挥官忍痛为全体安全,撤退及回航地球,但此人很幸运的活下来,刚好此人是植物学家,受过完整太空任务专业训练,火星的补给有限,此主角要靠平常训练有素的专业让自己能够在太空舱种植植物以活下来,再来就是运用火星上留下的既有的装备及资源与距离几千万公里远的地球联络,并展开一连串自救及救援活动。从影片中至少有三个要素展现可以当个人与团队合作之参考:
1、专业知识重要性及创新创意及创造力发挥:个人及组织具备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但为使个人存活下来,单位所设援救人质目标可以达成,领导者及团队透过创新技术执行力及手段实施应用时机不拘泥专业形式与常规,虽存在种种不可预测风险,但也一再确认该技术手段与方法实施可行性及必要原则。从主角单独生存于火星到任务团队伙伴到国家救援单位及国际合作各成员都一再发挥独特创造力及创新想象力,使得每一个救援行动方法与救援装备都有不拘泥形式的创意发挥融入。
2、团队合作及大我态度:团队成员愿意舍己救队友的牺牲精神,影片中展现,也许个人之单打独斗对个人存活下来系可以撑一阵子,但要如何让一个人能存活回到地球上,仍要靠整体团队智慧与合作力量展现,故回归到现实面,团队合作力量永远比个人力量大,且面临每个生存环节,不仅需要完整的团队合作,担任回头救援行动的队友更是愿意牺牲自己生命与不可预知的风险以拯救队友,团队成员即家人,为团队成员所作的个人牺牲不仅是道德及感情的升华,更是团队合作精神无私及大无畏的极致展现。
3、整合资源 : 面临个人或单位危亡,要能不拘小节,善用各种有利的资源,影片中展现,当个人面临前所未有能是否能够生存与否困境,冷静面对,不仅要对过去留下的技术专业资料、发生的经验及过去探勘留存于火星的物资要能再度启动及善加妥善利用,而团队救援行动的号召展现与战略物资应用更是需要层层配合,动用国家资源及国际资源,此不仅是一个单位或一个国家之事更是国与国国力合作展现之事,展现的是单位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及国家资源共享及放下不信任及敌对氛围,展开跨国救援国际资源合作之整合运用。
电影《绝地救援》叙述一名独自受困在遥远火星的航天员如何生存以及被救援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不派一艘宇宙飞船直接降落火星载他回家,而必须要在太空中接驳相会?又为什么已回地球途中的宇宙飞船,要再返回火星如此困难?天文博士说明,关键在于燃料与食物补给有限,往来星球间的宇宙飞船没办法「说回头就回头」。
燃料与食物有限 无法想倒车就倒车
科学X博士、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博士萧俊杰说,宇宙飞船从火星回到地球的路程中,只有调整姿态进入地球轨道时需要燃料,其余长距离太空旅行期间并不需要燃料,只要靠着宇宙飞船本身的惯性,也就是宇宙飞船本身的初速度,以及其他星球的引力牵引,就可以继续前进。因此,在决定好宇宙飞船旅程后,由于燃料很重、也占据很多空间,所以通常只会准备旅程所需的燃料,并不是带越多越好。
关键词:科普电影 趋势 后勤补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