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共享经济大热 企业4招转型

Source : 香港经济日报 hket.com 2016/02/11
近年Uber、Airbnb等标榜「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ies)的平台相继出现,大大改变了现有的经济模式。任何人有闲置资源都可以靠网上平台分享或者出租,用家消费自然有所减少,为不少传统行业也带来新的竞争和冲击。
亚太策略研究所的学者李卓骏认为,在这个经济模式下,企业如懂得变招转型,一样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同时还可以享受共享经济带来成本下降、快速生产等好处。
招数1:改卖「方案服务」
李卓骏指出,在共享经济之下,用家对物品「拥有权」的概念有所转变:
而企业可以考虑转变商业模式,转为卖「使用权」或者卖「方案服务」,而非单单卖出产品。
他举例指,建筑工具生产商Hilti近年亦把业务转型,转为向建筑商出租电钻等工具,同时提供使用建议和保养服务。
招数2:开拓二手市场
既然消费者不再重视「拥用权」,一味鼓吹消费亦未必能增加销量。李卓骏认为,企业反而可以开拓二手市场,助用家出售和「分享」二手货品,更能建立品牌形象。
招数3:分享闲置资源
除了一般的市民可以Airbnb「共享」住家,企业又能否「共享」办公室?李卓骏指出,不少企业的会议室都经常闲置,变相要空纳租金,其实可以透过短期出租办公室帮补收入。
例如美国的万豪酒店亦与应用程序LiquidSpace(类似企业版的Airbnb)合作,出租闲置的商务室、会议室:
招数4:寻找合适伙伴
如果在业务上难以共享资源,企业也可以在「共享经济圈」内寻求合作,在共享经济中分一杯羹。例如美国百事可乐的「Next可乐」饮品,就与服务共享平台TaskRabbit合作,只要购买Next可乐就有额外的服务时数。
李卓骏解释,百事便是透过共享经济的平台「卖广告」,一方面节省了广告费,另一方面亦将百事的品牌与这个新兴的「共享经济圈子」拉上关系。
关键词:共享经济 app Uber Airbnb 商业模式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