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创新思考-构思商业模式 首重赢得竞争、获取价值

浅羽茂、今村英明、长谷川博和、根来龙之等
近1、2年在日本询问哪家餐厅最夯,很多日本人会提到「我的意大利菜」、「我的法国菜」等一系列冠以「我的」之名的餐厅,以令人吃惊的低价供应高级料理,大受欢迎。
「我的」系列餐厅从2011年9月东京新桥一号店开幕以来,短短2年开设5个不同菜系共22家餐厅,并持续快速发展,餐厅老板是创立日本大型连锁二手商店BOOKOFF的坂本孝,掌厨的是曾在米其林餐厅服务的一流厨师,尽管大量使用松露、鹅肝等高级食材,但餐点售价只要500到1,500圆(约150~500台币),平均一人一餐只要花3,000日圆(约950台币)。
现在很多地区都看得到这系列餐厅,但刚成立时,各家分店都集中在银座八丁目,银座是竞争激烈、胜败立见高下的地区,有人说「能称霸银座,就能称霸日本」,该系列餐厅选在银座集中拓点,希望各家分店不断进步,与竞争对手竞争,让各家分店愈来愈具吸引力。
构思商业模式:
先答3题
根据前一段的讨论,在构思具体呈现竞争策略的商业模式时,须先决定3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谁、提供什么,藉此创造和获取价值。也就是说,先决定事业的目标客户、商品或服务内容,以及它们吸引顾客的魅力。思考为能创造及获取价值,要透过什么样的活动组合实践。这就是事业的架构。
接着必须思考,针对第二个问题所决定的各项活动,由谁来执行。有些活动可以由公司执行,但也有需要委外执行的情况。有效率地安排公司内部流程固然重要,跟厂商及顾客等外部关系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也相当重要。
就算确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决定公司「要做什么」,然而第二及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却不只有一个,而是拥有各种可能性。根据不同选择,将能建立独特的商业模式,尤其必须考虑竞争环境。你针对第一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其他人或许也有相同想法。所以,一定得建立赢得竞争、获取价值的商业模式。
创新,不一定需要技术,提供大众和社会新的价值、大胆改变众人的行为与价值观,也是创新。让世上的价值观改变,人的想法改变,带来这样的改变本身,正是创新。
尽管创新不是那么简单想得出来,却仍然有方法能够帮助发想,也有相关训练。哈佛大学教授克雷顿.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五个技巧,简单学创新》(The Innovator’s DNA)中提到创新的5个重点:
1.联想。试着连结不同的概念、场所等,和原本不一样的组合。将其他领域的技术用于自己的产业。简而言之,思考「如果连结这个与那个,是不是会产生什么有趣的事」。
2.疑问。例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构造」等,从基本的事开始,对任何事都抱持疑问,将能产生新想法。
3.观察。
4.实验。先提出假设,再征询2、3位客户意见,确认假设是否为真。
5.社交。尽可能与不同产业的人互动。再者,和产业不同但目的相同的人士交谈,也能激发新想法。
能带动创新的人或许没那么多,但趁势搭上创新风潮的人不少。不过,最多的应该是被动卷入创新风潮,而深受其扰的人。
面对破坏式创新:
2个抉择
在被动卷入创新风潮时,该如何因应做决策?破坏式创新是一种会伤害业界原先状态的创新,甚至迫使业界面临矛盾的创新。
也就是说,尽管知道会产生什么改变,但如果选择因应那个改变,自己这个产业原本的逻辑就会发生问题,业界里的人也会感到不知所措。
企业在面对破坏式创新时,除了要清楚自己的事业位在象限图哪个区域外,也必须思考是否能控制取代的范围与速度。如果不能,就只能舍弃受破坏式创新影响的事业,转往其他方向寻找出路。如果能够控制,就要评估该控制什么、如何控制,进而拟定出一套策略。
~ 详续见原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 创新 破坏式创新 竞争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