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无人驾驶,开启“智慧+汽车”新时代 (三)

SOURCE: 中信建投证券 作者:中信建投证券 2016-09-13
2.3、ADAS—无人驾驶的“中枢”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 System,ADAS)是智慧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基础,同时也是主动安全技术的具体应用。ADAS总体可分为2大类:安全类辅助和便利/舒适类辅助,部分系统还兼具安全和便利性双重功能。
ADAS的发展是推进21世纪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汽车行业自2000年起推出了一系列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ADAS)功能:
2000年:夜视仪、前方碰撞预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
2002年:后置摄像头、泊车辅助(Park Assist,PA);
2005年: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
2006年: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daptive Front Lights,AFS)、自动泊车(Automatic parking,AP)、盲点探测系统(Blind Spot Detection,BSD);
2007年:全景可视系统(Surround View Systems,SVS);
2008年:前方碰撞辅助(Forward Collision Assist,FCA);
2010年:瞌睡警示(Drowsiness Alert);
2014年:车道保持辅助(Lane Departure Assist,LKA),通过一系列的ADAS功能进一步地减少、防止机动车事故;
2016年以后,部分无人驾驶的功能如单车道自动驾驶、交通拥堵环境下的自动驾驶、车道变化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等有望逐步实现。再进一步过渡到完全无人驾驶。
2025年之后,无人驾驶技术预计能做到完全无人驾驶在任何情况下。无人驾驶是技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阶段ADAS发展和应用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政府对汽车驾乘安全要求的提高。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从立法和评级标准(NCAP)等方面对新车ADAS的配置做出规定,其中普遍要求ADAS系统应具备前方碰撞预警(FCA)、车道偏离预警(LDW)功能,走在全球最前列的欧盟还对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LKA)甚至行人检测功能等提出了要求。
ADA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芯片(核心是信号处理和数据运算芯片)、算法软件等。传感器一般由系统集成商研发提供;芯片和算法软件一般由半导体公司、系统集成商合作开发,整车厂亦会在具体车型的应用上参与开发。系统集成商与整车制造商有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且是ADAS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ADAS硬件的核心是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和处理器,而软件核心是算法。芯片处理器短期内国产化很难有较为显著的进展,因此国内ADAS本土化的突破关键就在有具有自主技术的算法公司。
~详续~见原文~
关键词:无人驾驶 ADAS 智慧及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