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让就业机会跟着无人机起飞

SOURCE : 中国时报
政府大力推动的「5+2」创新政策中,国防产业中选定航天工业、船舰工业及资安产业为三大重心,希望建立国防自主产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其实当前正是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正提供台湾一个大好机会。
无人机的存在其实已经很多年。只要是没人员在机内操作的飞行器,都可称之为无人飞机(Unmanned Aircraft),简称无人机(Drone)。一般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具备自动导航系统(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人飞行载具;另一种则是未安装自动导航设备,透过远程遥控系统控制的远程遥控飞行器(Remote Pilot Vehicle,RPV)。
被视为揭露全球消费性电子产业最新发展趋势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这两年最夯产品莫过于无人机。今年展出的无人机机种更多样化,包括能够自动驾驶载人低空飞行的Ehang 184;能够手持抛飞,具备防水功能,可以进行跟踪飞行、航拍的Lily;可连接第一人称视角(FPV)的Disco等等,民用无人机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我国因为资通讯技术(ICT)优异,有助于无人机改良。目前国内开发的4旋翼无人机,已可采用Android 4.4开放操作系统,结合客户可自行开发App更新应用,能在室内起飞,停悬在空中进行自动拍照。
然而目前在美国商业无人机的使用仍属违法,并且有许多人反对。诸多原因,第一,无人机很有可能成为监控设备,让政府或是不法人士方便监控你的生活,窃取个人隐私,甚至如果无人机装备武器,将会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美国民权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就要求加入保护公民隐私的条款,包括:使用无人机监控必须要有搜查令、数据和图像必须严格管制,以及无人机不可携带武器。
第二,无人机的安全性仍受质疑,自2001年来,已有超过400架大型军用无人机在全球各地坠毁,虽然未造成身亡,但若无人机被广泛使用,恐怕会引起更多的事故。此外,无人机险撞民航机事故接二连三发生,欧洲多国航空协会忍无可忍联合发表声明,呼吁规定所有小型无人机必须登记,一方面加强安全管制,另一方面要负起发生事故的责任。
第三,无人机成为非法走私的工具,目前在北美无人机已经取代传统的交通工具,成为贩毒集团最爱的毒品运送管道。英国媒体报导指出,去年一整年有超过2000件违禁品透过无人机被走私到监狱内,包括毒品和手机,过去半年更查获730件违禁刀械。
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决定要立法管制无人机,因此白宫让美国太空总署(NASA)与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合作,开发一套低级空管系统,以便在无人机过度拥挤时维持秩序。经过试验,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收集无人机的技术和安全及现场数据,用于厘清适合的规管措施。但是政府监管的作法未获得无人机产业人士的支持,多数人认为FAA办事效率差、阻碍创新,并且打压、妨碍创新型小企业的发展。因此,看来即便在创新领域发展最先进的国家,无人机政策的争议也十分大。
令人振奋的是全球单只小型无人机市场规模去年就有10.3亿美元,到2020年年复合成长率(CAGR)估计高达32%。而无人机发烧,供应链也跟着起飞,像芯片设计、散热模块厂商、镜头、太阳能厂都跟着受惠。
台湾无人机的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现在又与「国防航天」政策不谋而合,如能结合政府与民间的量能,投入于无人机的技术研发,就可带动产业发展,拿到国际订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作者为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
关键词:无人机 产业链 航天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