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趋势:不可不知!2017科技业10大趋势

SOURCE:中时电子报/工商时报【文╱拓墣产业研究院】2017/2/1
智能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电视等主流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成长放缓,刺激了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投资与发展。具体的硬件包括VR装置、穿戴式产品、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产品;软性的产品如物联网、5G、行动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服务也都顺应而生。本文将整理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十项产业趋势。
1. 半导体疯整并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并购动作自2014年起就从未间断,不论是整合组件大厂(IDM)或IC设计厂商皆无法置身事外,包括英特尔并购FPGA大厂Altera,Avago买下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也出手以470亿美元买下恩智浦半导体(NXP)。
这股整并潮将在2017年持续上演,其中,中国大陆半导体新增的半导体产能将在今年逐步打开,其整并动作也会随着产能布建完成而越加明显,中国大陆的技术与资源的整并将是今年半导体的一大焦点。
此外,全球半导体进行了三年的整并后,2017年的整并方式将逐渐变化,动机由透过整并达到规模经济,转变为透过集团部门切割方式达到技术重组的目标,为的是加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布局。
2. 4K渗透率提升
4K TV、8K TV、HDR TV等高阶电视的需求在技术持续发展下有了新一步的进展。以4K TV来说,基本配备的主流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到500∼1,000美元,且Full HD到4K画质提升有感,加上在线影音平台Netflix、乐视频道都提供4K影音内容,让4K的渗透率向上提高,2017年有机会突破三成。
更次世代的8K TV需求,因影音内容仍相当稀少而并不明朗。加上4K与8K画质在主流的50∼65吋电视上体验感相差不大,消费者缺乏购买动机,就难以带动需求。但NHK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制作8K画质直播,预计8K TV会在2019年出现爆发性的成长。
HDR TV大幅提高亮度动态范围,使画面亮部与暗部对比清晰,色彩鲜艳,让观影者有身历其境的效果,可说是2016年高阶电视产业的一匹黑马。包括Netflix、Amazon Prime等影音平台都有提供HDR影音内容,未来也将有HDR电影上映,HDR TV的硬件已蓄势待发,就看价格能不能吸引消费者接受。若能缩小与4K TV的价差,2017年的渗透率成长可以期待。
3. VR出货减 导因OLED缺
今年VR议题热烧的程度略微降温,在各大旗舰商品发表后,厂商持续往实作的层面拓展VR应用的广度及体验度。不过,由于关键的OLED面板短缺仍未解决,因此直接影响了VR装置的出货量,预估2017年仅有550万台。
在行动VR部分,Google Daydream View将会主导市场,但还得看高阶手机支持的数量,以及平台服务的完善程度,才可看到市场的快速成长;另外,独立VR装置目前仍最被中国新创厂商青睐,只是在内容支持和实际体验不如一般VR装置情况下,市场难以扩展。
至于最受瞩目的一般VR市场,今年仍将由内容最为丰富的PS VR独领风骚。而HTC Vive虽然有较好的沉浸式体验和SteamVR平台的支援,但仍被OLED面板短缺扯后腿,出货量只能与Oculus Rift持续缠斗。
2017年起,5G技术成为发展关键,相关布局加速脚步。搭配终端装置、应用服务及AR、VR等实境体验功能,行动通讯产业自今年起将迈入新的阶段。而行动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以健康、支付、生活等项目为主要方向;车联网也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4. 手机厂掌握市场定位
第一代iPhone问世至今届满十周年,带动行动通讯的大革命。对于新世代iPhone,各界预期将有几项新的规格:(1)LCD屏幕与5.8吋的AMOLED屏幕,且后者的色彩表现更好。(2)改用玻璃为主要机身材料,混和金属素材;如此一来,金属干扰减轻,可增添无线充电功能。(3)双镜头设计可能引入AR╱VR功能。
Apple的硬件创新在近几年稍有落后,市占率也有衰退。在许多竞争者中,华为、Oppo和Vive等三个中国品牌在2016年的气势强劲,不仅取代了小米的领先地位,其创新与优异的产品定位,更抢下了不小的市占,品牌忠诚度也不逊于Samsung等厂商。
就Apple与各大竞争者的技术进展来看,2017年智能型手机可能陆续导入的功能包括:虹膜与脸部辨识(Samsung Note 7已搭载)、触控与显示芯片合一(TDDI)、无线充电、Type-C等。消费者对RAM、ROM的需求也仍在成长,AMOLED屏幕则十分可期。
但无论如何,手机厂商在导入新技术的同时,对于自家产品的市场定位方针是否掌握得宜,才是能否在已趋于饱和的高竞争市场中抢下更高市占的关键。
5. 5G研发如火如荼
今年为5G技术标准发展关键。全球5G技术研发加快脚步,有助相关产业链发展。如芯片大厂Qualcomm提出的5G频谱共享技术,能提升共享频谱的行动宽带性能,而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早已于2016年初开始进行5G网络测试,预计2017年抢先推出5G商用服务。
由于5G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可靠性与安全性等特点,将带动各种物联网应用,包括行动医疗、智能城市、车联网、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与行动通讯技术结合,开启「万物互联」时代,提供更丰富的多元服务。因此,在行动世代迈向5G的推波助澜下,2017年行动终端功能将被重新定义,以智能型手机为核心,终端服务可带来扩增实境(AR)、虚拟现实(VR)、次世代社群网络与浸入式游戏等更多身历其境的用户体验。
6. AMOLED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的面板市场因AMOLED需求崛起而变得很有看头。
由于智能型手机仍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成长的主要动能,随着苹果iPhone采用AMOLED几乎已成定局,厂商间的扩产军备竞赛也应声开打。
现阶段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供应几由三星所垄断,为因应iPhone所需的庞大产能,除中国面板厂原有投资建置6代线AMOLED产线外,日系面板厂也积极跟进以抢食此块大饼,当然,韩系面板厂自身也持续扩充AMOLED产能。
在5.5吋Full HD分辨率AMOLED面板价格持续下滑的诱因下,三星也不断提高自家AMOLED屏幕手机产品比重,中国品牌如OPPO和Vivo等,也对AMOLED面板趋之若鹜,并列为高阶智能型手机标配,一举促使配备AMOLED屏幕智能型手机渗透率将从2016年22%,攀升至2017年约27%。
自动化、自动驾驶车、机器人、人工智能四大主题,可说是2016年开始崭露头角,且将在2017年大放异彩的技术。
这些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型态。
7. 运用大扩展 智能制造、智能家庭
在智能制造部分,2017年制造业数字转型依旧会是主轴,并会更着重于数据的分析、储存与管理。传统工业大厂Siemens、GE与云端平台服务大厂Microsoft的合作相当具有代表性,除了给予客户更高的服务便利性和强化服务水平外,更能看出IT和OT整合已如火如荼发生。
智能家庭则一直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过去由于智能家庭缺乏良好商业模式,在产品没有提供对家庭「Must to Have」的服务下,价格就成了最大的阻碍。因此智慧家庭厂商也开始开发更完整的商业服务模式,并以家庭保全和家庭自动化为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2016年语音识别崛起,大厂包括Amazon的Alexa、Google的Google Assistant皆利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语音识别作为智慧家庭控制中心的接入口,人机接口从手动转为语音控制,大幅提升便利性,今年将与更丰富、多样的产品链接。
8. 自驾车演算更缜密
美国、澳洲、瑞士与法国等欧美国家已在2016年6月展开自动驾驶巴士在固定路线运行的上路测试。这些自动驾驶巴士是可搭载10∼12人的电动小型巴士,搭载雷达、光达与摄影机等感测系统,可为城市、工厂与机场等需求提供运输方案。同时,新加坡与美国已在现有的乘用车上加装感测系统,并在示范场域中展开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行。
上述自驾车的试运行多获得地方政府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在基础建设较为不足、车辆也未完全联网的状况下,仍能进行。2016年,国际上也开始研拟相关的自驾车法规,预计2017年还会更加成熟,进而推动自驾车发展的脚步。自驾车的行驶路线也可望从固定路线进阶到非固定路线,行驶范围与应用领域也可能扩大。而自动驾驶关键在于算法的缜密程度,巨量数据将能提升算法的细腻度,让自动驾驶车辆拥有更多经验,以应付各种道路状况。
9. 工业、服务机器人 爆发性成长
带动机器人产业崛起的,一方面是服务之所需,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工业4.0智能制造的风潮。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韩、星、日分占前需求前三名,台湾则因推动产业自动化而名列第六。然而,中国正值产线转型自动化的转折点,未来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可小觑。整体而言,2017∼2019年,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平均年增率可达13%,且主要需求将来自汽车产业。
而在服务机器人方面,又分成个人、家庭两大领域,主要是为了辅助人类生活所需。从清扫清洁、娱乐陪伴、残障辅助与生活助理功能,到侦测防卫、物流、医疗,乃至于与农牧业甚至军事用途的结合,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层面极广,发展亦十分可期。
空中也是机器人提供服务的场域。例如Amazon推出的无人机送货服务、Facebook透过太阳能无人机提供无线网络联机服务等,甚至是一般的空拍机,都能大幅提高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因此,服务型机器人的商机无限,扫地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可从2016年的480万台成长到2017年650万台,个人服务型机器人则可从210万台成长到2017年达255万台之谱。此一发展趋势也为IT产业带来极大可能。
10. 人工智能发酵 处理器竞争白热化
还记得狂胜顶尖棋手的AlphaGO吗?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是2017年众所瞩目焦点。观察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可说是巨量数据的延伸概念,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人工智能的力量为各种产业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为厂商创造新的成长动能。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讨论由来已久,从系统层面考虑,必须从处理器开始,配合软件和其他加速器芯片来建构人工智能系统的雏型。就现阶段来看,Intel、NVIDIA与Qualcomm动作最为积极,网络服务应用厂商,例如Google和Microsoft也各自着手自行开发所需的客制化芯片,或采用FPGA来打造理想的人工智能系统。不管是何种方式,可确定的是人工智能所带出的处理器技术之争,2017年将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关键词:创新趋势 智慧手机 平板 个人计算机 电视物联网 5G 行动服务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