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共享經濟大熱 企業4招轉型
Source :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2016/02/11
近年Uber、Airbnb等標榜「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ies)的平台相繼出現,大大改變了現有的經濟模式。任何人有閒置資源都可以靠網上平台分享或者出租,用家消費自然有所減少,為不少傳統行業也帶來新的競爭和衝擊。
亞太策略研究所的學者李卓駿認為,在這個經濟模式下,企業如懂得變招轉型,一樣可以走出一條光明大道,同時還可以享受共享經濟帶來成本下降、快速生產等好處。
招數1:改賣「方案服務」
李卓駿指出,在共享經濟之下,用家對物品「擁有權」的概念有所轉變:
而企業可以考慮轉變商業模式,轉為賣「使用權」或者賣「方案服務」,而非單單賣出產品。
他舉例指,建築工具生產商Hilti近年亦把業務轉型,轉為向建築商出租電鑽等工具,同時提供使用建議和保養服務。
招數2:開拓二手市場
既然消費者不再重視「擁用權」,一味鼓吹消費亦未必能增加銷量。李卓駿認為,企業反而可以開拓二手市場,助用家出售和「分享」二手貨品,更能建立品牌形象。
招數3:分享閒置資源
除了一般的市民可以Airbnb「共享」住家,企業又能否「共享」辦公室?李卓駿指出,不少企業的會議室都經常閒置,變相要空納租金,其實可以透過短期出租辦公室幫補收入。
例如美國的萬豪酒店亦與應用程式LiquidSpace(類似企業版的Airbnb)合作,出租閒置的商務室、會議室:
招數4:尋找合適夥伴
如果在業務上難以共享資源,企業也可以在「共享經濟圈」內尋求合作,在共享經濟中分一杯羹。例如美國百事可樂的「Next可樂」飲品,就與服務共享平台TaskRabbit合作,只要購買Next可樂就有額外的服務時數。
李卓駿解釋,百事便是透過共享經濟的平台「賣廣告」,一方面節省了廣告費,另一方面亦將百事的品牌與這個新興的「共享經濟圈子」拉上關係。